奶源圈地河南上演多“国”演义

    发布时间:2007-10-22

    来源:经济视点报

    字号:[

        奶价上涨、奶源紧张使牛奶和奶牛又成了“香饽饽”。国内乳业巨头们开始在全国跑马圈地。
      奶源之争的战火也烧到了河南,并且愈演愈烈。
      然而,以奶农、养殖小区等为主的基层供应商与乳产品加工企业之间却存在着严重供求矛盾。
      “上个月我还买过这种牛奶,当时的价格是每箱20元,短短十几天竟然涨到每箱24元!”10月10日,在郑州市花园路一家超市购物的张小姐发出惊呼。
      牛奶价格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上涨,奶价会像前段时间的猪肉价格一样持续上涨吗?
      河南省乳品协会秘书长吴祖兴11日向记者表示,奶源紧张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是造成这轮牛奶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奶价上涨、奶源紧张使牛奶和奶牛又成了“香饽饽”。9月28日,有消息称,伊利集团将在河南省平顶山市投资2.7亿元兴建一座万头奶牛场,并与平顶山市在一年时间内合作建设20个500头规模以上奶牛场(小区),双方联手打造精品奶源基地。前有蒙牛在焦作的奶源基地的布局,两大液态奶巨头的奶源之争在河南也开始摩拳擦掌。

      圈地愈演愈烈

      拥有奶源,就无后顾之忧,抢占奶源基地,就等于抢占市场。特别是在“奶业曝出的黑幕”引发的“鲜奶与还原奶”危机之后,随着对奶源需求的越来越大,国内乳业巨头们开始在全国跑马圈地,抢占奶源市场。有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奶牛增长幅度是10%,而奶制品销量增长却高达30%,奶源已成为中国乳业发展的掣肘。
      目前,奶源之争的战火也烧到了河南,并且愈演愈烈。
      伊利集团与平顶山市的合作起自于2006年。2006年7月,伊利集团就与平顶山源源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源源乳业)正式签署协议,合作组建河南伊利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伊利乳业),伊利集团控股51%。河南伊利乳业于2007年6月正式投产。
      而在伊利入驻平顶山之时,蒙牛也发出消息,将加大在河南的投资力度,拟投入巨资继续建设奶源基地。
      蒙牛集团入驻河南的时间比伊利要早得多。2003年,蒙牛集团与焦作市签署合作协议,在焦作投资办厂。2004年5月,蒙牛在焦作市投资的第一条冰激凌生产线投产。随着各条生产线的上马,蒙牛集团的投资带动了当地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奶牛养殖量从之前的3000头,两年多时间增长到3万多头。2006年销售收入上亿元。
      “蒙牛乳业(焦作)公司是蒙牛集团在国内最大的全资子公司。”蒙牛乳业(焦作)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蒙牛乳业(焦作)公司投资的6000吨/天的液体奶项目在今年年初已经投产,“蒙牛将在焦作建成60000多头奶牛的养殖规模。”
      据了解,蒙牛乳业(焦作)公司正在加紧建设工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牛奶无菌化加工工业化示范基地,计划总投资1.3亿元,项目建设内容为15个奶源基地,每个奶源基地年加工原奶2190吨。
      而在此之前,三鹿和光明也已进驻河南。
      2002年10月,三鹿与河南最大的乳品企业“花花牛”牵手,成立河南三鹿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2006年10月,三鹿与新乡市原阳县签订协议,在原阳成立三鹿集团(新乡)乳业有限公司,此次仅固定资产投资即为1.2亿元,加上其他后续投资达5亿元左右。据了解,三鹿集团(新乡)乳业有限公司将于2007年年底投产。
      光明乳业于2003年即牵手郑州山盟乳业公司。据该公司有关人士介绍,光明在郑州已拥有10多个奶牛养殖小区,4000多头奶牛。
      除了这些国内的乳业巨头各自占据一方,河南本土乳业企业也分别固守着自己的领地。
      科迪在商丘、巨尔守在洛阳。与三鹿刚刚分手的河南花花牛除了原有的黄河滩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又分别在新郑、漯河建立了生产加工基地、奶牛养殖和生产加工基地。

      频燃战火

      南阳三色鸽是河南著名的蛋糕品牌,其连锁店遍布全省,尤其在郑州市网点密集。平顶山乳业是三色鸽的鲜奶供应商。但是,有一天,源源乳业不再为三色鸽供应鲜奶。 胶原蛋白粉排行榜美白怎样收缩脸部毛孔祛斑秋天如何减肥护手哪种免洗式面膜好
      停止的原因是源源乳业与伊利集团的合作。2006年7月,伊利集团与源源乳业签署协议,合作组建河南伊利乳业。合协约定,源源乳业专门为河南伊利乳业提供鲜奶。
      “自从2007年6月22日河南伊利乳业公司正式投产,源源乳业就不再为南阳三色鸽等加工企业供应鲜奶。”源源乳业办公室主任李鹏介绍。
      同时被停掉供应的还有三鹿花花牛,在此之前,源源乳业也是三鹿花花牛的鲜奶供应商。河南伊利乳业投产后,源源乳业与三鹿花花牛结束了合作。
      “源源乳业日产鲜奶300吨,这个产能远远满足不了河南伊利乳业的需要。”李鹏解释。伊利集团之所以再次斥资2.7亿元建设万头奶牛场,也是为了补充河南伊利乳业的需求。
      不仅是伊利,提前两年进军河南的蒙牛也面临奶源紧缺的困境。据媒体报道,蒙牛乳业(焦作)公司的产能是700吨,但焦作及其附近区域的养殖小区3万多头奶牛的供奶量也仅100多吨,远远不能满足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的生产需求。因此,蒙牛乳业(焦作)公司把牛奶的收购范围扩大到了山西、河北、洛阳、新乡等地。但是,尽管如此也只能够满足日产400吨到500吨的生产需求。
      光明虽然有与山盟的合作,占据一部分郑州的奶源资源,但目前也在寻求多种经营模式扩大奶源。
      国内乳业巨头在河南的攻城掠地,抢占了河南本土乳业企业的奶源资源,虽然,它们看似各守一方,但它们扩张的触角已经悄悄伸进了河南本土乳业企业的领地,正在挤占它们的生存空间。
      源源乳业不为三鹿花花牛供奶之后,三鹿花花牛也开始感到了压力。2006年10月,三鹿与新乡市原阳县签订协议,在原阳成立三鹿集团(新乡)乳业有限公司,以解决奶源问题。
      而河南花花牛与三鹿分手之后,除了原有的黄河滩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又分别在新郑、漯河建立了生产加工基地、奶牛养殖和生产加工基地。
      有消息称,河南的近百家乳业企业,或多或少都遭遇到了原奶供应困局。
      “蒙牛、伊利等大型省外企业落户河南,给河南本土企业带来了巨大竞争压力。同时,也促进了本土乳产品加工业乃至整个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河南省畜牧局一位负责人介绍,“河南省畜牧业近几年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2004年奶牛养殖产值达1116.4亿元,2006年奶牛养殖产值达1399亿元,2007年上半年已达756亿元。”

      谁受益

      “成本上涨,收购价却上不去,很多养殖小户、散户都在亏损。”河南省畜牧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说,以奶农、养殖小区等为主的基层供应商与乳产品加工企业之间存在着严重供求矛盾。由于受到技术条件、设备等因素的困扰,奶农不得不忍痛快速地按照乳产品加工企业制定的价格将所产鲜奶卖出去,24小时卖不出去,鲜奶就要变质。
      针对上述情况,河南工业大学从事市场研究的任新平博士分析,目前河南乳产品加工市场收购原料奶的价格低至1.1元每斤。近几周以来,在政府的调控下,每公斤上涨了0.1~0.2元。这种涨幅根本无法平衡饲料价格20%~25%的上涨幅度,奶农利益很难得到保证。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奶牛养殖的成本明显上升,特别是饲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而在部分地区,原料奶的收购价格却仍然保持不变,奶农养殖效益大幅下降。同时由于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未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型乳产品加工企业一直标榜的“促进奶农受惠”始终只是一个空口号。
      但是,奇怪的是,郑州市场上乳产品价格为何又大幅度上涨了呢?
      对此,三鹿花花牛市场部经理闫浩表示,“我们厂家没有涨价,是零售商故意抬高价格。”
      行业人士分析,奶牛养殖成本上升带来市场风险不应该只由奶农承担。由于市场信息滞后、实力薄弱,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已经变得非常重要。二者之间的合作不应该仅仅只是单一的原料奶供应,养殖成本补贴、检疫技术支持、购奶结算机制等方面都应给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乳品加工企业不应该一味地追求企业赢利,改变合作机制、调整定价策略,将是长期保持快速发展的保证。”该行业人士强调。
    分享至:

    版权所有河北省奶业协会©2003-2019 冀ICP备19003080号

    地址:石家庄新石北路380号卓达院士大厦1312 河北省奶业协会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839635 15932668866(微信同步)